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30
0
DevOps

『紅帽』的 Cloud-Native 工作術: 從 Container 到 OpenShift 。系列 第 30

今晚,我最後想來點...完賽心路歷程

  • 分享至 

  • xImage
  •  

Review


這 30 天的系列文章包含了以下部分:

Container:

  • Docker concept
  • Dockerfile
  • Podman
  • Image Registry: Quay

Kubernetes:

  • kubernetes concept
  • krew

OpenShift:

  • Source-to-Image (S2I) introcution
  • Deployment v.s. DeploymentConfig
  • ConfigMap & Secret
  • PV & PVC
  • Service & Route
  • Route-based Deployment Strategies: "Blue-Green" & "A/B"
  • Network Policy
  • resource management: Multi-Project Quota, Quota & LimitRange
  • new-app command usage
  • Template
  • Helm 3
  • Operator and OperatorHub .

Monitoring:

  • OpenShift built-in Prometheus, AlertManager, and Grafana
  • Grafana Operator for monitoring application pods
  • Splunk-connect-for-kubernetes

Security:

  • OCP 4.5 etcd backup
  • quay-security-operator
  • kube-bench
  • Falco Operator

心路歷程


一開始會介意有多少人觀看,會猶豫是否要寫些我已經很熟悉而且很基本的內容,好讓這30天篇文章更像一個教材,一個系列,有 Cover 到每個部分。然而,到了中期左右我就開始不在乎這些事情了。第一個原因是我想起我當初決定參加的目的就是要強迫自己去學習新東西,而非去當一個部落客或藉此開課教學收學費,所以文筆好壞,內容是否完善吸引人並不重要。第二個原因是接觸到 "Atomic Habit" 這個概念,每天一點小小的練習,藉由 compound effect 的複利效果,而達到一定的成就,因此改為每天要去學一點新東西,然後再做成筆記,發表在 30 天挑戰。300 個字其實不多,所以真的很適合做 Atomic Habit 的紀錄,也希望未來這個習慣能繼續維持下去。

這 30 天過程感到最困難的大概就是翻譯了,常常翻到一半腦袋會想放棄,輸入法之間的切換也很麻煩,一直想直接發表英文筆記好了,還可以練習英文寫作。明年如果有心力再參加一次,我大概會直接 Po 英文版本的吧。


上一篇
從 DevOps 獸進化成 DevSecOps 獸:Kube-bench 跟 Falco 淺談
系列文
『紅帽』的 Cloud-Native 工作術: 從 Container 到 OpenShift 。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